观沧海赏析题目及答案_观沧海赏析 50字

2023-03-28 22:53:32     来源:互联网

1、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,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,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、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。


(资料图)

2、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,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,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,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。

3、全诗语言质朴,想象丰富,气势磅礴,苍凉悲壮。

4、出自:《观沧海》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。

5、原文:观沧海两汉:曹操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
6、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
7、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
8、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
9、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
10、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11、译文: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,来观赏苍茫的大海。

12、海水多么宽阔浩荡,海中山岛罗列,高耸挺立。

13、周围树木葱茏,花草丰茂。

14、萧瑟的风声传来,草木动摇,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。

15、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,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。

16、银河里的灿烂群星,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。

17、我很高兴,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。

18、扩展资料:创作背景: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。

19、身为主帅的曹操,登上当年秦皇、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,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。

20、所以就写下此诗,将自己宏伟的抱负、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,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。

21、背后事件:曹操为消灭袁氏残余势力,巩固北方,于建安十一年(206)开凿沟通呼沱河、鲍丘水的平虏、泉州二渠(今天津市南北),以输送军需。

22、次年夏,曹操统军出无终(今天津蓟县),东攻乌桓。

23、时雨涝道路阻塞,乌桓军扼守要道,曹军受阻。

24、曹操采纳当地名士田畴出偏僻小道以攻其不备的建议,乃回师,诈称待秋冬进军。

25、乌桓军因此戒备松弛。

26、曹操以田畴率部曲为向导,上徐无山(今河北遵化东),轻骑出卢龙塞(今河北喜峰口一带),于崇山峻岭中疾行数百里。

27、建安十二年(207年)八月,两军相遇于白狼山(今凌源东南)。

28、乌桓军队的数量很多。

29、当时,曹操的主力重兵还在后方,尚未到达前线,而曹操身边只有少量的军队。

30、曹军将士们希望等待后续部队,并对当前的危险局面都感到恐惧。

31、在“左右皆惧”的曹军氛围中,张辽力排众议,反对等待后方的重兵,极力劝说曹操应当趁着胡虏的阵势不整。

32、立刻进行交战,劝战气势壮气奋发。

33、曹操十分欣赏张辽的雄壮斗志,又看见乌桓的军队尚未排好战斗阵形,于是,曹操采纳了张辽的建议。

34、曹操亲自将自己所持的麾,授予给张辽暂用。

35、令由张辽指挥先锋部队出战。

36、于是,张辽率军突击,大破乌桓军队,并临阵斩杀了以“骁武”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。

37、蹋顿及名王多人死于阵前。

38、胡、汉降者20余万口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