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7-28 04:06:01 来源:新民晚报
(资料图)
玉声贵清越,清俊如修竹,昨晚,“五子登科”系列之“维君如玉”胡维露个人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举行。舞台一如胡维露给人的感受,干净、纯粹,不失传统之美。胡维露精心挑选了《湖楼》《跪池》《见娘》这三出传统折子戏,展现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昆曲女小生行当的挑战、实践和突破。
对于熟悉胡维露的戏迷来说,在历年的舞台形象里,她演绎的多是文质彬彬的少年文士,比如《墙头马上》中的裴少俊、《玉簪记》里的潘必正、《牡丹亭》里的柳梦梅。全本《牡丹亭》的参演,使胡维露在她的表演艺术生涯中得到淬炼和蜕变,也增强了她对未来演艺之路的信心和底气。今年,全本《牡丹亭》展开全国巡演,赢得了新老观众的一致好评。胡维露本人则凭借该剧摘得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。
专场戏码有胡维露学得扎实的《湖楼》,也有只演过一次的《跪池》和《见娘》,虽为文戏,表演需要的功力、气力一点儿也不少。《占花魁·湖楼》里的秦钟,本身具有巾生的知书达理,他卖油郎的身份又在身段和表演上兼有穷生的落魄和卑微,胡维露的表演将巾生和穷生的风格不留痕迹地融为一体。选择这出戏,也是因为年少时的她被岳美缇演绎的秦钟“情向前生种”感动至今,因而传承以向恩师致敬。
图说:《湖楼》 主办方供图(下同)
在昆剧中,“妒妇+惧内”的题材罕见。《狮吼记》这种在传统伦常观念下的角色地位倒置带来的诙谐感,不仅给演员带来很大的发挥空间,也对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胡维露通过《跪池》这一出,演出了陈季常的诙谐感和夫妻之间的恩爱,松弛有度,与她本身沉静、内敛的性格大相径庭,体现出绝佳的塑造功力。
四大南戏之《荆钗记》中最著名的折子之一《见娘》,是胡维露向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学习的官生戏。《见娘》的唱念吃重且前后风格富有变化,戏剧矛盾冲突层层递进,人物情绪也步步推高。《见娘》中的最后一曲“江儿水”是昆曲的经典名曲。它由轻到重,曲调哀婉动人,是全剧的最高潮,也是对表演者极大的考验。胡维露虽生来颀长,却用表演补足了大官生的气场,“剖腹掏心诉衷情”,原汁原味地呈现出老戏的韵味。
图说:《见娘》
谢幕时,胡维露向岳美媞和蔡正仁两位老师送上了夏日荷花束,清雅高洁。岳美缇拉住了胡维露的手,祝贺学生的专场成功。前期排练中,岳美缇基本上每天都要给胡维露打电话,方方面面,事无巨细地为她说戏、抠戏、请嘉宾、宣传推广。岳美缇深知学生心思细腻,便尽力帮她卸去心理压力,“原先维露的体力要弱一些,但是全本《牡丹亭》给她练出来了,这次专场进步很大,折子戏不好演,很能锻炼演员。”同样见证胡维露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进的还有另一位老师蔡正仁。前一阵,尽管蔡正仁的身体抱恙,仍冒着酷暑来到排练厅帮胡维露一次次地排戏,看到这位女官生,蔡正仁很有信心,下次还可以教她更多的官生戏。
胡维露的昆曲之路曲折却又硕果颇丰。从2012年第一次登上“五子登科”的舞台,这11年里,她凭借《墙头马上》裴少俊一角在上海市新剧目评选中获得新人奖,传承下经典版《玉簪记》,又挑起55出全本《牡丹亭》的大梁,应着“登科”的彩头摘得“白玉兰”榜首。对于又一次专场,胡维露在繁重的演出任务之外再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:“‘五子登科’是上昆的金字招牌,青年演员通过专场得到的锻炼是全方位的,面对每一次挑战,我都会迎难而上,即使有时候未必每一场都演得尽如人意,但每一场都要全力以赴,让量变产生质变。”(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)
关键词: